教人意气忆长安上一句
教人意气忆长安上一句:夜听胡笳折杨柳。作者资料:王翰(687年~726年),字子羽,并州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唐朝时期大臣、诗人,与李白、岑参、王昌龄、高适等相唱和。王翰才华横溢,文思敏捷,性格豪放不羁,尤善于诗歌创作。他的诗多描写边塞生活和自然风光,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。教人意气忆长安上一句
1、大家好,今天咱们聊聊杜甫那句有名的诗“教人意气忆长安”的上一句是啥,其实,它出自杜甫的《秋兴八首》,上一句是“每依北斗望京华”,杜甫可是唐代的大诗人,生活在乱世,写这首诗时正流亡在外,心里憋着对故国的思念。
2、“每依北斗望京华” 这句话超有画面感:杜甫常常靠着北斗星的方向,眺望远方的京城长安,北斗星在古代就像导航仪,代表方向和希望,可长安呢?是唐朝的首都,繁华得不得了,但安史之乱后全毁了,诗人用这个细节,表达他那种“望眼欲穿”的乡愁和无奈,感觉特别扎心。
3、接着下一句“教人意气忆长安”,意思是这种情景让人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长安当年的意气风发,长安象征盛唐的辉煌,歌舞升平、人才济济,可现实呢?战火连天,啥都没了,杜甫通过回忆,把个人情感升华成对时代的哀叹,读起来既浪漫又沉重,像在说:“唉,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啊!”
4、整首诗的背景是杜甫晚年漂泊,安史之乱搞得民不聊生,他写《秋兴八首》时,满脑子都是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往事的留恋。这种怀旧不是简单的伤感,而是乱世中文人的精神寄托,提醒咱们:盛世易逝,得珍惜当下。
5、现在读这首诗,还能感受到那种跨越千年的共鸣,谁没回忆过美好时光呢?杜甫教我们,意气风发时别忘本,困境中更要坚持希望,长安虽远,但那份情怀永远鲜活,激励咱们在生活中往前冲!
相关问题解答
1、"教人意气忆长安"的上一句是啥?
答:上一句是“少年把酒逢春色”!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晁冲之的《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》,完整的是“少年把酒逢春色,教人意气忆长安”,意思是年轻时喝酒赏春,总会让人想起长安的意气风发。
2、这句诗表达了啥情感?
答:就是怀念青春啊!诗人回忆年少时在长安的潇洒日子,喝酒、赏春、意气风发,现在老了只能靠回忆过瘾,带点小惆怅又带点小傲娇~
3、晁冲之写这诗有啥背景故事不?
答:其实是他晚年写的回忆杀!晁冲之年轻时在汴京(北宋首都)混得风生水起,后来金兵打来,他逃难到南方,某天春天触景生情,想起从前在都城嗨皮的日子,就写了这组诗。
4、为啥非要“忆长安”?其他城市不行吗?
答:长安在这儿是代指汴京(北宋首都)啦!唐朝人爱提长安,宋朝文人也跟风用这个梗,就像现在说“北上广”代表大城市一样,长安就是古人心里“繁华都市”的白月光~
本文来自作者[凝荷]投稿,不代表宏强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50ys.com/jingyan/202508-142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宏强号的签约作者“凝荷”
本文概览:教人意气忆长安上一句教人意气忆长安上一句:夜听胡笳折杨柳。作者资料:王翰(687年~726年),字子羽,并州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唐朝时期大臣、诗人,与李白、岑参、王昌龄、高适...
文章不错《教人意气忆长安上一句 教人意气忆长安上一句》内容很有帮助